你说越南人中国人的时间比云南人还长?看越南与中国的两千年纠葛网络上有人说“云南人比越南人当中国人时间还长”,令人震惊不已,但是追究起来历史这样说似乎也有道理。事实上,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征百越,便将越南中北部地区纳入象郡管辖,自此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被中国统治的历程。
反观云南,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入滇,秦朝修筑“五尺道”加强联系,直至汉武帝时期设立益州郡,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从被中原王朝有效管辖的起始时间来看,越南更早PG娱乐电子游戏官网APP。
再看东北地区,尽管西周时肃慎族就与中原有所交流,但真正全面纳入中国版图,要到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等进行管辖之后,时间上同样晚于越南被中国统治的开端。这些被忽视的历史细节,
难免让人遐想,倘若越南依旧在中国版图之内,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纽带,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协同发展,将会创造出多么灿烂的辉煌
越南的历史,自始至终与中国紧密交织。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挥师南下,平定百越,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越南中北部地区就此被纳入象郡的管辖范围。此后,在长达千年的岁月里,中原文化如汹涌的浪潮,源源不断地涌入这片土地。汉字成为越南官方与民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越南人的价值观与社会秩序,从制度到生活习俗,越南处处留下了中原文化的深刻烙印。
云南地区,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庄蹻便率军入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中原文化的曙光,初步搭建起与中原沟通的桥梁。秦朝时,秦始皇下令修筑“五尺道”,虽历经艰难险阻,但这条道路的开通,加强了对云南部分地区的控制,使得中原与云南的联系更为紧密。不过,直到汉武帝时期,中央王朝在云南设立益州郡,下辖多个县,云南才正式、全面地纳入中国版图。对比之下,越南被中国统治的起始时间更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也更为深远。
再看东北地区,西周时期,肃慎族便向周王室进贡,开启了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往来。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北地区的统治较为松散。直到唐朝,国力强盛,设立黑水都督府等一系列行政机构,才真正实现对东北地区的全面管辖,将其纳入中国版图。从时间跨度来看,越南中北部地区被中国统治的时长,远超云南、东北某些地区。若越南如今仍在中国版图内,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中国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在经济上协同发展,在文化上相互交融,无疑将为整个华夏大地增添更加绚烂的色彩,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无法倒转,令人扼腕叹息。
越南”国名的确定和中国渊源颇深。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越南的阮福映政权遣使向清朝请求赐国号为“南越”。这背后其实暗藏祸心,历史上的“南越”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如今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阮福映企图通过“南越”这个国号,模糊历史边界,暗示对这些地区拥有某种主权诉求,进而扩张自身势力范围。好在清朝统治者十分精明,一眼看穿了阮福映的不良企图。经过一番商议,嘉庆皇帝赐予其“越南”的国号,意为“越地之南”,明确界定了其地理位置和从属关系,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并没有履行他的职责,率领大军回中原保卫秦王朝,而是派兵封锁各处进出中原的关隘,关起门来做皇帝,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其领土范围不仅包括如今的广东、广西,还涵盖了越南中北部地区。赵佗自立之后,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统治地区,于是励精图治推行“和辑百越”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使得南越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汉帝国建立初期,民生凋敝,中原百废待兴,汉王朝的目光还需要紧紧提防北方的匈奴大患,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到西南边陲这个故地。
几十年后,汉朝国力的逐渐强盛,汉武帝再也无法容忍南越国的割据。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大军征讨南越国,历经一番激战,南越国被灭,越南地区再次回归中原王朝的怀抱。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越南始终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中原王朝的制度、经济模式以及文化传统在越南不断传承与发展。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中原王朝对越南地区的统治逐渐力不从心。越南趁机脱离南汉统治,于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越南,建立丁朝,正式宣告独立。但即便如此,越南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并未就此断绝。此后,越南一直以藩属国的身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越南定期向中国朝廷进贡,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技术,而中国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越南提供保护与支持。
明朝永乐年间,越南内部发生了一场权力的剧烈更迭。外戚胡季犛篡权,建立胡朝,原安南王室向明朝求救,希望明朝能够帮助其复国。于是明朝以“兴灭继绝”为名,出兵干涉越南内政。明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推翻了胡朝,并将越南重新纳入版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
当时的明帝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而越南故地也一直深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对于自己归属明帝国的统治并没有什么二心,毕竟不再发生战乱,而且如果发生什么天灾人祸,明帝国还会赈灾拨款,不用再过原先食不果腹的日子了,反而觉得光荣自己也成了天朝上国的公民。
所谓一颗老鼠坏了一锅汤,本来越南民众没有什么反心,但是由于明朝政府派到当地管理的官员是个草包,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在当地推行横征暴敛的,当敌人一看,这不行呀,本来以为能过上好生活,反而不如原来了,于是越南人纷纷扛起锄头反抗,反抗运动此起彼伏。其中,黎利领导的蓝山起义最为声势浩大。
公元1418年,黎利在蓝山地区振臂一呼,以“驱逐明贼,恢复大越”为口号,迅速集结了众多越南民众。起义军熟悉当地的地形,采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明军。在崒洞祝洞之战中,黎利的军队巧妙设伏,利用山谷地形,将明军引入包围圈,然后发起突然攻击,明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明朝虽多次派兵,但越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明军水土不服,加上越南民众抵抗意志坚决,平叛行动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明朝国内事务繁多,北方蒙古势力不断侵扰,边疆告急,使得明朝难以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续投入到对越南的统治中。朱瞻基权衡利弊之下,在宣德年间,明朝最终决定放弃对越南的直接统治,越南再次独立,恢复藩属国地位。
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中,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越南一边,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20世纪50年代,中国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但仍毫不犹豫地派出了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奔赴越南战场。这些军事顾问们深入前线,与越南军队并肩作战,帮助他们组织指挥作战,传授宝贵的军事经验。
陈赓将军亲自参与指挥了边界战役,他根据战场形势,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巧妙地运用战术,帮助越南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打通了中越边境交通线,为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物资援助方面,中国更是倾尽全力。从弹药到粮食被服,从医疗药品到工程机械,中国源源不断地将各种物资运往越南。据统计,在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援助越南的物资总价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几乎是中国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
在抗美战争期间,中国的援助力度更是有增无减。从1965年到1973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各种27万支(挺),火炮5400余门,以及大量的弹药、汽车、通信设备等。中国还帮助越南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交通设施和工厂,为越南的战争后勤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越南统一后,在地区霸权主义和外部势力的蛊惑下,逐渐背离了与中国的友好情谊。越南在中越边境频繁制造摩擦,肆意驱赶边境地区的中国边民,非法侵占中国领土。他们在边境地区不断蚕食中国土地,在法卡山、者阴山等地挑起事端,公然开枪开炮,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军民,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
对于越南的白眼狼行为,中国多次发出严正警告,要求越南停止挑衅行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但越南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
既然软的不吃,那就来硬的!忍无可忍的中国于1979年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中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给予越南有力回击,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尊严,也维护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越南的去中国化进程,自近代以来便逐步加剧,犹如一场文化的“自我阉割”。1910年,在法国殖民统治的阴霾下,越南废除科举制度,这一延续千年的选拔人才制度的废除,使得汉字教育逐渐式微。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在越南的传播受到了严重阻碍。
1945年越南独立后,更是全面推行拉丁化的越南语,汉字被彻底边缘化,逐渐退出越南的历史舞台。在学校教育中,汉字课程被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越南国语字教育。曾经,越南的文人墨客以书写汉字、诵读儒家经典为傲,如今,年轻一代对汉字的认知近乎空白,这无疑是对越南自身历史文化传承的巨大破坏。
与此同时,越南还对国内华人进行了残酷的歧视和排挤。在20世纪70年代,大量越南华人遭到,他们的财产被没收,离开家园。
许多华人在海上漂泊,面临着疾病、饥饿和海盗的威胁,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一事件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越南船民危机”。越南华人在越南辛勤劳作,为越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遭到如此不公的对待,实在令人愤慨。
而在南海问题上,越南的行径更是令人发指。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但越南长期非法侵占我国南沙群岛中的29个岛礁 ,如南威岛、鸿庥岛、景宏岛等。
南威岛位于北纬8度38分30秒,东经111度55分55秒,呈三角形,面积为0.15平方千米,是南沙群岛第三大岛。1973 - 1975年间,南越政权及后来统一后的越南先后占据该岛,并将其作为在南沙北部的重要据点,岛上兵营、民居等设施不断完善,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妄图将非法侵占永久化。
鸿庥岛是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南部边缘岛礁,越南自1973年起侵占该岛,不断增派兵力,修建简易码头,方便其掠夺资源和补给军事物资。景宏岛在鸿庥岛以南17海浬,越南侵占后在周边部署防空导弹,构建局部防空体系,公然挑衅我国主权 。
近年来,越南变本加厉。据中国自然资源部最新卫星影像显示,越南在非法侵占的南沙群岛柏礁实施大规模填海造岛工程,通过填海造陆将礁盘面积扩大至原有十倍,建成可停泊万吨军舰的深水港池,正在修建的3000米跑道也已初具雏形,其军事战略野心昭然若揭。
军事专家指出,这条跑道的长度足够起降苏 - 30战斗机和大型运输机,配合部署的防空导弹阵地和雷达系统,柏礁正被打造为越南在南海中部的战略支点,越南海军近期还向该区域增派两艘猎豹级护卫舰,岛礁驻军规模突破400人 。
近年来,越南为了在大国博弈中谋取私利,积极向美国靠拢,与美国开展军事合作,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从最新时政来看,越南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的表态和行动,明显表现出疏离中国、亲近美国的倾向。
例如在某些区域安全合作会议上,越南不顾事实,附和美国的观点,对中国在南海的合理权益进行无端指责,试图在国际上抹黑中国。2018年,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访问越南,这是自越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航母对越南的首次访问,双方军事互动不断加强。越南的这种地缘冒险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也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实在令人气愤。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越南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矛盾“反复横跳”态势。一方面,作为中华文明圈的重要成员,越南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大树的根系,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先进的技术,对越南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国经济的带飞下,越南也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的许多电子产品、服装等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市场。
另一方面,越南又深受“文化恐惧”的困扰,担心过度靠近中国会被强大的中华文明同化,丧失自身所谓的“民族特性”。这种文化上的担忧,加上外部势力的不断挑拨,使得越南在外交上不断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试图在大国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搬起石头来砸起自己的脚,这种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并没有给越南带来真正的利益,反而让越南在国际事务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在与美国合作的过程中,越南既要满足美国的战略需求,又要顾及与中国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陷入两难的境地,损害自身的国家利益。越南这种反复无常的外交态度,既伤害了与中国多年的友好关系,也让其自身在国际合作中难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机遇,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今,中国强大的海军力量愈发让越南感到恐惧不安。中国海军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拥有多艘航空母舰,如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这些航母不仅是强大的作战平台,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此外,中国海军还配备了大量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等舰艇。055型驱逐舰,具备强大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等综合作战能力,其先进的雷达系统和武器装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常态化在南海等海域进行巡航、训练和护航任务。在南海,中国海军凭借先进的舰艇和专业的人员,构建起强大的海上防御体系。对于越南在南海非法侵占我国岛礁、掠夺资源等行径,中国海军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有力的管控和回应。越南看到中国海军日益强大,一方面意识到自身在南海非法行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担忧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会对其在地区事务中的所谓“话语权”产生影响。以越南为主导的东南亚国家可能不再听这个东南亚小霸主的话,而听真正大哥中国的话,使得越南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