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类目和属性

  新闻资讯     |      2024-02-16 14:36

  电商的类目和属性以上是淘宝卖家上传商品看到的分类方式:「服装鞋包 — 流行男鞋 — 帆布鞋 — ……」。可见是与本文第一张图中,买家看到的淘宝首页导航 分类是不一样的。那么PG电子游戏,为什么需要这样呢? 分类的3个缺点中,将前后台分类分离,主要解决的是第三点。 前后台类目分离,一方面可以保证后台类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前台类目的灵活性。一旦先后台类目分离之后,就可以调整前台类目而不 影响后台了。这么一来,前台的类目可以根据季节、营销策略、节日等进行调整,保持动态的变化,以适应导购需求。

  还有一种情况,到了端午节,用户想找的是端午节的礼品。或者,最近《神偷奶爸3》上映,小黄人很多,用户的女儿很喜欢小黄人,用户想找小 黄人的周边商品送给女儿。分类是不可能为了这些临时性需求来调整的,但是分类导航的模式不变,用户寻找需要的东西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有 很多办法啦,后面会提到其中一种的。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品类。类目树可能是多级的,最底层的类目节点叫做叶子节点,而类目树的叶子节点就称为品类。每一个商品必须是放在类目 树的叶子节点的,也就是每一个商品必定属于某个品类。商品是挂在品类下边的。

  假设运营人员发现,现有的分类方式并不高效,或者存在任何的问题,希望调整。比如上图中将男装分为了上装和下装,仅仅分成两类却要让 用户多点击一次,运营人员希望将上装和下装合并,这样的调整还简单一些,因为品类没动,所以商品还可以挂在原来的品类下。但是如果运 营人员发现,现有的牛仔裤品类下商品太多了,而且用户喜欢根据裤型——直筒、修身、阔脚裤等——来选购,就希望在牛仔裤下再根据裤型 来分类,那么就会导致卖家所有的商品都不在任何品类下了。这些商品对于电商系统而言就是黑户了,卖家必须重新将他们挂到某些品类下才能够 正常运作,如果卖家有1200个商品,每挂一个商品要5分钟,那么这就要花掉卖家200个小时,每天工作10个小时的线天!这个调整的 成本太高了。

  前面说了,分类的做法1)可能不对应用户心理模型,2)导航路径可能太长。前后台类目分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比如根据用户心 理变化而调整前台类目,比如适当压缩前台类目的层级。然而,用户量一旦大起来,不同用户的搜寻商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心理模型也是 不一样的。就跟城市交通一样,同样都是从A到达B,不同人走的路径可能不一样。类目的树状结构决定了,要从根节点到达某一叶子节点的路径 是唯一的。这样,就需要一种新的辅助的手段。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标签。标签是比分类更为高级的检索手段,标签与物品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 以Evernote的笔记检索为例。传统的方式是分类的,根目录下有多个笔记本,笔记本下有多条笔记。辅助的方式是标签,我们可以为每一 条笔记打上一个或者多个标签。笔记本A中有打着产品标签的笔记,笔记本B中也有,那么通过产品这个一个标签,就可以集中看到所有笔 记本中被打上这一标签的笔记了。 跟商品太多找不到类似的问题又来了。如果有100条、甚至1000条笔记,10个标签就能够支撑检索的需要了。如果有10000条笔记呢?那么要不 就有大量的标签,每一条标签下笔记数量在可接受范围;要不就是标签数量不多、好找,但是每一个标签下笔记数量巨大。这一窘境的解决办法跟 商品类似的,就是层级化管理。这里的标签就是之前问题中的商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标签分类。 这里有100条裤子,可以打上的标签很多,比如:优衣库、耐克、五分裤、七分裤、修身、直筒、韩风、欧美、日范等等等等。如果所有这些标签 都平铺开来,找起来肯定不容易。聪明人就想到办法了,分类啊!将优衣库、耐克这样的标签分在品牌一类下,将五分裤、七分裤这样的标签 分在长度下,将修身、直筒分在裤型下,将韩风、欧美、日范分在风格下。

  做产品的都了解漏斗模型,用户需要做的操作每多一步,过程中流失的用户量就会多一些。如果有100000(十万)个SPU,类目树有3层,每一 层有10个节点,那么叶子结点下会有100个SPU。如果有1000000(百万)个SPU,那么要分类就更难了。这就意味着,随着商品增多,导航路 径会变长,用户想寻找心仪商品的难度会增加。

  但是如果运营人员发现现有的牛仔裤品类下商品太多了而且用户喜欢根据裤型直筒修身阔脚裤等来选购就希望在牛仔裤下再根据裤型来分类那么就会导致卖家所有的商品都不在任何品类下了

  2017年7月16日~2017年7月17日 一、类目的出现 一个用户在电商的行为轨迹,是从「导航/搜索/SNS」开始的。导航作为三大导购入口之一,它的转化率的大小极大地影响电商最后的成交量。 导航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分类,或者说类目,如何做好类目管理,是电商的重要命题。 所谓类目就是分类。当商城只有10件商品的时候,不需要分类,只需要一个列表展示10件商品,用户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商品。当商城有100件商 品,如果不分类,用户要在长达100的列表中(很可能分成好几页)找到想要的商品,就不容易了,这时候就需要分类了;100件商品,分成10 类,平均每一类下面就只有10件商品,也容易找到。当商城有1000件商品,那么分成10类就不容易找了,可能就需要二级分类了,一级分类10 个、二级分类10个,每一个二级分类下挂10个商品,这样用户寻找起来会比较方便。之所以要分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找到想要的商 品。

  对标签进行分类之后,标签就好找一些了。这里标签所属的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属性!属性是挂在品类下的,每一个品类会多种属性, 每一种属性下有多种标签可以选择、或者自己添加。 属性之间进行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用户可以选定某些属性、其他属性不进行指定,然后就能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商品列表。类目和属性两者结 合,大大提高了买家搜寻商品的效率。

  上面这张图片是从淘宝上截图下来的。 设想我们想买一双帆布鞋。到了淘宝,我们会找鞋靴/箱包/配件 — 鞋靴 — 帆布鞋,然后点进去,就可以看到一整个列表的帆布鞋了。 二、类目的问题

  设想,我需要买的是优衣库的休闲短裤。那么按照上面的分类方式,如果按照分类的话,可能是「男装 — 下装 — 休闲裤」,但是我想找短裤、 而且是优衣库的就不好找了。用户想找休闲短裤的心理模型可能是这样的「男装,优衣库的,短裤,要休闲风格的」。这个分类树跟用户的心理模 型是对不上的,或许调整成「品牌、男女、长短、风格」这样分类才符合这个用户的心理模型。然而,单一的分类方式,符合了某些场景的搜寻心 理模型,却可能不符合其他场景的心理模型。